

前言
马接峇鲁(Machap Baru)位于马六甲东部。1950年由马接旧村( Machap Lama ),迁移到新村固名马接峇鲁 ( Machap Baru )。 马接峇鲁新村是个华人新村,华人大约占了九十五巴仙,五巴仙是其它种族。马接峇鲁村的建筑物外观依然保留早期的风味。随着...


路程
馬接新村距離馬六甲市區約20公里,可從馬六甲市區經峇株安南及榴槤洞葛前往,從市區前往該處,需要約一個小時。 经过长长幽静的柏油路,两旁是水坝夹道。像一个心灵洗涤的过程,把城市人急燥的心,忽地降温。水上一大片一大片莲花,更让人迫不及待要回应这强烈的大自然召唤:“我来了,马接新...


第一站 :村口牌楼
马接峇鲁新村大路口的牌楼。 牌楼 - 是我们中华民族建筑中极为重要的一种遗产。凡有华人的地方或新村,肯定有牌楼,大多数乡村的牌楼都会建于村的入口处,用意就是让客人知道他们已经进入了新村。 在牌楼上通常会列明村的名字,就像我们的: "马接峇鲁新村“, ...


第二站 :瓊州会馆
牌楼旁的瓊州会馆,年份已无穷考究,跟大牌楼各自相辉映。 #瓊州会馆 #马接峇鲁新村


4楼组屋
80年代兴建的4楼组屋,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,当初是为了解决日益增加的马接人口而兴建的。 也因为这所4楼组屋,改变了马接峇鲁的新村面貌,由一个旧式村屋转变而增添了时代感。 每一年的新年,4楼组屋都会挂起红红的灯笼,一片红勃勃的,让新村的新年气氛更加的浓烈。...


聚仙亭
聚仙亭,迄今已有超過60年的歷史,最初是建在馬接14支的一座膠園內,在1954年遷入本村目前的廟址。而在歷屆理事的努力及各地善信的支持下,宮廟規模逐年擴充,香火日益鼎盛,成為名聞遐邇的神廟。 不久前將廟前舊戲台拆除,改建一座宏偉的山門大牌楼,成位乡民游客必到景点。...


谭公仙圣庙
谭公仙圣庙我们称之为谭公爷。 马接橡胶园內有一座谭公庙,每年信徒络绎不绝。特别是逢年过节和谭公爷圣诞之日,更是香火不断,香烟缭绕。 信徒们都爱在新年时到谭公爷烧香及求签问事,祈求神灵保佑之余,更指点迷津,希望来年事事顺利。 ...


水壩底下,另外一座“水底”新村
马接新村水壩底下,還有另外一座“水底”新村,這座新村就是馬接Lama。 70年代造水壩,把馬接村淹沒,才有“MachapLama”與“MachapBaru”的叫法。 只有水壩水位降低,這座藏在水底下超過四十多年的新村,通往馬接拿督公和清真寺的重門,就會稍微露出水面。...


马接峇鲁华文小学
马接峇鲁华文小学原名南华小学。 原址位于旧马接 ,但在水坝建立后被水淹没了,只好迁移到现在的地方,然后改名为马接峇鲁华文小学。当时只拥有六间课室。 1974 年,政府拨款给学校建设一座二层楼,四间课室的建筑物。 1982 年,一座三层楼的建筑物也竣工了。 1995...